之後,將有一年半載不在台灣。除了要到醫院找醫生檢查身體、接種疫苗預防疾病之外,如果之後在國外需要就醫或發生意外,也需要有能支付醫療費用的保險才安心
魷魚絲完全是個數學白癡 ,舉凡各式儲蓄、投資、保險…布啦布啦跟錢有關的事,都和我絕緣。還好我有一個從國中認識到現在的閨蜜,從事金融保險業可以幫忙,為了打這篇文章和選擇自己需要的保險,真的不知道死了多少腦細胞。
以下為我個人的經驗和大家分享,提供投保前的基礎概念,如果有任何保險問題請和你信任的保險專員討論,專業人士才能提供最適合你的產品和服務。
保險公司的選擇│人壽vs.產險
人壽公司所承保的範圍和對象,就是”你這個人”。(不是廢話嗎?)
評估保費時,是依據被保人的年齡、性別、健康狀況、工作性質等評估,不管你要去哪裡,保費都一樣。
- 旅程取消/縮短
- 班機延誤
- 行李損失/延誤
- 現金/信用卡/行李竊盜損失
- 第三人責任保險 (例如開車撞到人,須賠償對方的醫療費用,就用得到這個險來支付。)
以上,到人壽公司都保不到,而人壽能提供給你的是:
- 意外身故/殘廢/傷害醫療
- 突發疾病住院/急診/門診
- 海外緊急救援
算是比較單純的在保障個人的健康及安全,要有意外受傷或生病住院,才會使用到。
產險公司所承保的範圍就比較多了,上面我寫到的產險都有提供,也就是我們一般看到的旅平險的內容,舉凡航空公司不飛、行李不見…等衰事發生時,心情會好很多。這樣看下來好像產險公司所提供的比較全面,身家財產、人身安全都顧到了。
霸特,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各個面向都好棒棒的。產險公司承保的對象是”物品或事件”。如果今天幫車子買保險,保險公司將會依此車型的肇事率、車主…等評估保額和費用,且一年一保,到了下一年有可能會繼續續保,也有可能重新評估調整保費。
和產險公司買旅遊的醫療險,保障的對象雖然是人,但他的概念是把人當物體評估和保障。在評估保費時,除了依年齡、性別、健康狀況、工作性質評估,你所要去的國家、旅遊的時間長短也都會列入考量,影響保費的高低及是否承保。
另一點,假如今年我生病了(不論是意外或疾病),啟動了保險理賠,等到明年我想要繼續購買這項保險,不見得會讓我買,也就是我被拒保了。 (可是我還是得要看醫生、想要繼續理賠啊啊~~~)
保險分類
1. 壽險保障保險
2. 健康醫療保險
3. 意外傷害保險
4. 儲蓄型保險
5. 投資型保險
後面2項不在我們今天要討論的範圍內,出外旅遊用的到的就是前3項保險。
我最後的選擇
魷魚絲買了人壽公司的壽險、醫療險、意外傷害險,確保出國生病或發生意外時,足夠支付。因為每個國家的醫療費用大不同,也無法預知會在什麼國家發生什麼意外或生什麼病,所以我把醫療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保額買得比較高。至於壽險我個人就是買個意思意思,如果不幸罹難了,也可以稍微補貼家裡。再搭配用刷卡附的旅遊不便險和旅平險,保障航班取消、航班延誤、行李遺失/延誤的理賠及乘坐飛機時的人身安全。因為,我們是背包客旅行身上不會有什麼貴重的東西,所以我覺得信用卡所附的產險已經夠用,就沒有另外買了。
以上分享,希望能幫到跟我一樣第一次接觸保險的旅人。適合我的,不一定適合你。如果有不清楚的,請詢問你信任的保險專員,或者我的閨蜜應該可以幫助到你。
翁美婷小姐
Line ID : f781002
(我沒有在賣保險,純粹友善連結,報我的名字,你不會有折扣,我也不會有任何的好處喔~)